恐惧的本质是怕受到伤害。
伤害有生理上的,也有心理上的;恐惧也是。
未知的恐惧容易让人联想,从而更容易在心理上不断重复和放大。
应对未知恐惧的方法:
1、常规恐惧:立即行动。
2、重大恐惧:分析研究后,立即行动。
读《人为什么活着?》有感
人为什么活着?这个问题,从很小的时候,就问过自己,结果从来都是一片茫然。寻寻觅觅,答案也一直不见。
今天偶尔在左岸读书,看到这篇文章,想来听听作者是如何解惑的。其中,有一段觉得很有道理,这个问题的答案千千万万人想过,可是根本就没有一个大部分人都适用的答案。而且,文中提出,所谓人生的意义是相对的,是创造出来的,而不是寻觅出来的。结合自己这一阶段的思想变化,特别是孩子出生之后,发...
记忆的方法
如何控制体重?
1、体重指标BMI
BMI=体重kg÷(身高m * 身高m)
eg. 70kg÷(1.75×1.75)=22.86
成人的BMI数值:
过轻:低于18.5
正常:18.5-23.9
过重:24-27.9
肥胖:高于28
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。
2、体重增加的基本原理
1)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蛋白质提供能量,特别是前两者;
2)当吃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,能量就会储存在体内;
3)70kg的男性,体内只能储存400g碳水化合物,其余均以脂肪形式储存;
4)多...
《明朝那些事儿》读书笔记
一、明太祖朱元璋
(一)1328-1344年 童年
元朝末年,税赋横飞。(注意:并未出现流寇四起 - 也许税赋之后,还是可以生活的)
(二)1344-1347年 灾难
1344年初,山东河南黄河大水,淮河沿岸瘟疫旱灾。
朝廷赈灾,官员贪腐,天灾加上人祸。
百姓饿死。(注意:百姓依然没有起而造反 - 也许老百姓想,这主要是天灾,怨不得朝廷)
朱元璋父母兄弟饿死。其时17岁。皇觉寺出家。
淮西河南云游。开阔眼界...
《朋党论》读后感
欧阳修认为,朋党分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。君子以同道为朋,小人以同利为朋。为人君者,宜亲君子之朋,而去小人之朋。
自春秋晋分三家,朋党之害,深为后世人君者忌。
读过此文,思虑有三。
1、为人君者,不必格杀所有朋党。
君子之党,同道同心。然此道此心为忠君爱国、敬业勤勉、光明磊落、耿直无私。此儒家之道心也。此党人虽众,却无碍大治也。
2、为人君者,对小人朋党要坚决翦灭。
1)小人朋党...
《房间》观后感
1、男人和女人对待孩子是不一样的。
在乔伊的心里,无论杰克是怎么来的,他都是自己的儿子,她都会拼命去保护他,给他生的希望。
而老尼克,杰克只是他和性奴生下来的负担,他要的只是和乔伊的生活。
乔伊的妈妈接受杰克,因为杰克是她女儿的儿子,就是自己的外孙,无论他是怎么来的,都是自己的亲人。
乔伊的爸爸自始至终都没有承认过杰克,因为他是女儿被拐骗后生的“孽种”,是老尼克的一半,他恨...
网络安全的简要措施
1、避免使用高权限用户
不用administation,另外建一个用户常用,权限为Users;
2、保护密码
木马
弱密码+暴力破解——密码要尽量复杂,用密码软件,如:1password等
网络传输截获(嗅探)——尽量避免数据明码传输,如:https
浏览器或客户端记录用户名密码——不保存
网站服务端被劫——所有网站密码都不同
核心账户及密码——线下原始保存,不接触网络
重要账户及密码——用密码软件,如:1password等...
纪念五四青年及同类人
今天是5月4日,官方的五四青年节。
念书的时候,在历史书上,也大约了解了一些关于五四青年的事迹。对于那个年代的这群热血青年,还是很钦佩的。今天在百度百科,又重新温读了一遍,1919年5月4日运动的来由,也算是一种祭拜吧。记得当时有一份刊物《新青年》,倡导“民主”和“科学”。
其实,历史上,类似的,又何止五四青年那一代。我们翻看梁启超的《少年中国说》,是何等的意气风发,洋溢着这个国家这个民...
使用效率工具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
猛得一看标题,觉得是句废话,但扪心想想,还是觉得有必要写一下:
我们的工作状态,受到心情等多种因素影响,会呈现出起起伏伏的状态。那么如何能够保持一定的节奏和状态呢?就像罗辑思维说的,像鲨鱼一样一直保持移动的一种状态。
除了个人的内心修行之外,我觉得,使用效率工具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。
比如:日事清。把工作按轻重缓急分类放好,并且放到日程上的具体哪一天。每天打开,就知道自...
沟通要注意语气、语调和表情
同一件事,为什么用不同的语气,孩子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?
因为孩子,特别是还不会说话的时候,是通过你的语气、语调、表情,来判断你的意图和对她的好与坏,然后来决定接受还是拒绝你的意见。孩子是感性的。
随着我们慢慢长大,我们以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了,成熟了。可是幼时的这个本能习惯却还是如影随形。换句话说,就是成人也是如此:往往是通过别人的语气、语调、表情,来判断他人的意图和对自己的好恶...
“万恶淫为首,百善孝为先。”正解
原文:百善孝为先,原心不原迹,原迹贫家无孝子。万恶淫为首,论迹不论心,论心世上无完人。
解文:简单的说,就是孝顺主要要看子女的孝心,而不是他能回报父母多少物质,如果用物质衡量,家贫的就没有孝子了;淫,却是用行为来衡量,而不是内心的念想,如衡量念想,则世上没有不好的人了。大概是这个意思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