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-A+

《史记之项羽本纪》读书笔记

2016年07月19日 读书思考 暂无评论 阅读 1 次浏览 次

 

  1. 少时学书、剑、兵法皆未成。性情浮躁。
  2. 观始皇游巡时称可取而代之。有英雄豪气。
  3. 长八尺馀,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。注意:司马迁称其才气过人,绝非头脑简单的武夫。
  4. 会稽起兵时,一人斩杀太守属兵数十百人。学剑未成,都有如此威力,可见确实天赋异禀。
  5. 襄城顽抗,攻克后皆阬之。后与沛公攻城阳,又屠城。对待敌人,残暴。
  6. 杀宋义夺军权。从此自立。
  7. 破釜沉舟,击破秦军主力。项羽一生最辉煌的战绩。
  8. 20多万秦降兵均被坑杀。对待秦兵,心狠手辣。而又能重用章邯三将,却是不凡。
  9. 鸿门宴。张良何以临危不避,誓死相扶?项庄舞剑,项伯何以以身维护?樊哙何以舍身护主?何人何为能得如此英雄相助?
  10. 函谷封关,沛公破咸阳,项羽大怒。闻沛公欲王关中,珍宝尽有之,项羽大怒。项伯夜报后,项王转而许诺。 次日沛公当面陈情,项王举发曹无伤以避责。范增示意、项庄舞剑、樊哙进账、沛公逃脱,项王均可立诛沛公而未决。两次大怒,及后文屠咸阳、杀子婴、烧秦宫、收美女宝物,司马迁皆署名项羽,而非项王,司马公似以此责之。
  11. 未都咸阳,项羽有地域之分,而无天下之格局。
  12. 天下初定,分封诸王,几乎处处皆反,不知是如何安排的。也未能有安定天下、收揽人心的大政施行。文之不成,单靠武力,纵以霸王之勇,亦疲于奔命矣。
  13. 楚汉之争。

1)项王率3万精骑,突袭汉军(56万),汉兵死20多万,汉王几为所擒。

2)汉王收诸军,萧何发关中老弱,复大振。与楚相持在荥阳附近。

3)离间计,除范增。纪信舍身赴死,汉王得脱,荥阳陷,周苛宁死不为楚将。汉兵扼于巩,使楚不得西。

4)彭越击楚,项王往讨。汉王得韩信兵,一面派兵助彭越以烧楚粮,一面复取成皋,军广武,就敖仓食。

5)项王定东海后,与汉相持广武。烹太公而分一杯羹,项王欲与汉王单挑以决胜负,均在此时。

6)韩信举河北,破齐、赵,继破楚龙且军。彭越复绝楚粮,项王往伐,令曹咎等谨守勿战,未听,大败。

7)其时,汉兵盛粮足,楚兵罢粮绝,汉主动盟约,中分天下,项王乃归还汉王父母妻子。汉王听张良陈平计

,毁约追击楚军。

8)初,韩信彭越兵未至,楚大败汉军。汉王听张良谋,厚封韩信彭越,乃聚兵困项王于垓下。项王兵败身亡

。四面楚歌和霸王别姬典故皆出于此。

 

太史公解释何以立项羽本纪:项羽连兵灭秦、分封王侯、施令天下,位虽不终,近古以来未尝有也。又叹其以

私智力征天下。

 

标签:

给我留言